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资讯

政企协同筑基石 绿色能源谱新篇

  “双碳”目标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双重驱动下,内蒙古电力集团巴彦淖尔乌拉特中旗供电公司与乌拉特中旗立足区域能源禀赋与发展需求,构建“政府主导、电网实施、政企协同”的新型合作模式,为推动地方能源转型、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基层实践样本。近日,公司德岭山供电所与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人民政府签署了分布式新能源电网调度协议。

  政策协同构建权责明晰的协议框架

  此次协议签署以《乌拉特中旗电网调度协议》为基础,结合德岭山镇新能源发展规划,明确了双方在分布式新能源接入、调度运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权责边界。确保其具备快速响应电网调度指令的能力。针对德岭山镇全年扬沙天数较多的气候特点,定期开展沙尘天气专项巡检。

  为确保协议执行的规范性,双方建立了覆盖项目备案、接入审查、协议签署的全流程管理机制。镇政府依托乡村振兴办公室、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等机构,负责统筹分布式新能源项目的前期规划与合规性审查;供电所则组建专业团队,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技术指导与流程支持,确保协议条款与项目实际需求精准匹配。

  技术赋能打造智能高效的调度体系

  供电所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开发分布式新能源调度协议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对辖区内分布式新能源项目的全景监控与动态分析。通过加装智能终端设备,供电所能够远程调节分布式电源出力,在光照峰值时段优化出力控制策略,有效缓解配电台区运行压力。此类项目不仅提升了电网调节能力,还为分布式新能源消纳提供了有力支撑,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节点。

  协同治理 创新政企联动的管理机制

  为强化协议执行效果,双方建立“政府-电网-企业”三方协同工作机制,形成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闭环。在项目规划阶段,镇政府与供电所共同制定分布式新能源发展规划,统筹考虑电网承载能力与资源分布特点,确保项目布局科学合理;在协议执行阶段,双方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与运行中的难点问题,并开展联合反事故演习,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针对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分散、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德岭山供电所创新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将辖区划分为若干责任片区,明确专人负责协议执行情况的跟踪与监督。通过建立问题清单与整改台账,对发现的隐患实行“挂号销号”管理,确保问题整改闭环。

  成效初显 开启绿色发展新路径

  协议的签署与实施显著提升了德岭山镇分布式新能源消纳能力与电网运行水平。通过规范化的调度协议管理,供电所成功聚合分布式电源、储能、可控负荷等资源,参与蒙西电网需求响应市场,探索出“新能源消纳+电网增值”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同时,协议的执行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推动德岭山镇在新能源装备制造、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展望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分布式电源、储能、可控负荷的协同优化控制。同时,积极参与电力市场建设,探索多元化商业模式,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贡献智慧与力量以协议管理为纽带,书写绿色电力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翁晖)

 
编辑:刘香云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