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资讯

法援进站护权益 青城助驾暖人心

  呼和浩特市法律援助中心以“就近服务、精准护航”为核心,在本市司机之家建立法律援助联络点,将专业法律服务直接送到新业态劳动者身边,为奔波于城市的网约车司机筑起坚实“法治防护网”。

  精准普法,筑牢权益“防护墙”

  针对网约车司机高频面临的劳动争议、平台纠纷、营运合规等法律风险,服务点化身普法“前哨站”。通过可视化展板清晰呈现法律援助申请流程、服务范围,免费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聚焦《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合规要点、交通事故误工费索赔标准、平台抽成争议维权路径等核心问题开展通俗解读。

  零距离咨询,当好法律“智囊团”

  创新推出“固定值班+灵活响应”服务模式,组建经验丰富的援助律师团队每周定期驻点,为司机提供“一对一、面对面”专属精准咨询服务。律师聚焦合同纠纷、侵权责任认定、工伤赔偿等司机重点关切问题,耐心答疑解惑、给出专业法律建议。服务点启用首日便成功为20余名司机现场化解法律困惑。

  立体服务,打通便民“最后一公里”

  着力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矩阵,全面提升服务便捷度。线下服务点醒目位置公示法律援助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及“0471-6649592”专线电话,方便司机随时对接咨询需求。线上同步推广“呼和浩特司法通”小程序,实现法律咨询、援助申请、进度查询等服务“一网通办”“指尖办、马上办”,确保法律服务全天候、无死角覆盖,让司机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优质高效的法律支持。

  专项护航,开通维权“直通车”

  针对司机在交通事故理赔、劳动报酬追索等案件中“没空维权、不会维权、维权成本高”的痛点,服务点专门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依托专业律师团队资源,提供从证据固定指引、法律文书起草、调解参与到诉讼支持的“全链条、一站式”服务,全程跟踪协助为其维护合法权益。

编辑:刘香云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