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广袤田野上农机轰鸣,秋收作业进入高峰期。为保障秋收期间电力供应安全稳定,防范农机误碰输电线路等安全事故,内蒙古电力集团巴彦淖尔供电公司输电管理处启动秋收保电专项行动,通过隐患排查、安全教育、科技护航三大举措,为丰收季装上“安全双保险”。
隐患排查“零死角”,银线之下筑屏障
“收割机通过110千伏线路下方,注意保持安全距离!”在乌拉特前旗阿拉奔嘎查秋收现场,该处巡视人员刘昊庭手持激光测距仪,对正在作业的联合收割机进行实时监护。针对秋收期间农机跨区作业频繁、田间线路密集的特点,该处组建了一支特巡小组,对辖区内23条涉农线路、2000余基杆塔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整治线路下方堆放秸秆、违规搭建临时晒场等行为。
“我们采用‘人巡+机巡’模式对跨农田、果园的线路进行三维扫描。”无人机操作员吕珉钰介绍,通过热成像技术可精准定位导线接头过热隐患,确保秋收用电无忧。截至目前,已清理线路通道树障600余棵,消除农机作业安全隐患5处。
安全教育“进田间”,农机手成“安全员”
“收割机作业时,一定要观察上方线路,保持10米以上安全距离!”在大佘太镇秋收安全培训现场,该处安全员李青原用方言向十余名农机操作员讲解电力安全知识。为提升农民安全意识,该处制作《电力安全宣传手册》,以图画等形式展示“农机碰线”“秸秆焚烧”等典型案例,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流动课堂”。
“以前觉得碰线是小事,现在才知道后果这么严重!”农机手张师傅感慨道。保电期间,该处已累计举办安全培训20余场,覆盖农民2000余人次,培养安全宣传员5名,形成“教育一人、带动一片”的效应。
科技赋能“精准防”,24小时守护丰收路
“叮!前宝线125号杆塔附近有大型机械靠近,请立即处置!”在该处监控中心,智能预警系统发出警报。值班员赵毅迅速调取现场摄像头,确认一辆收割机正接近安全距离,立即通知巡视人员前往处置。为应对秋收期间突发情况,该处升级监控云平台,在涉农线路加装智能摄像头和传感器,实时监测机械作业。
该处的职工们仍穿梭在田间地头,他们的身影与丰收的喜悦融为一体,成为这个秋天最温暖的守护。(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