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资讯

以青春之名“电”亮初心

  “电来了!谢谢你们,这下晚上孩子学习也不用担心摸黑了!”看着家里重新亮起的灯盏,村民王金贵紧紧握住电力青年志愿者的手,眼中满是感激。这温暖的一幕,正是内蒙古电力集团巴彦淖尔农垦供电公司团支部(青工委)青年志愿服务队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初心的生动缩影。

  自该公司青年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这支平均年龄26岁的青年志愿服务队,始终以“服务群众、守护光明”为使命,将专业的电力技能与志愿服务深度融合,在服务乡村居民、辖区电力保供中留下了坚实足迹。在村社,他们充分利用“网格化”服务模式,定期开展“蒙电深情进万家”活动,主动上门为高龄、孤寡老人、残障家庭检查线路隐患,更换老化插座等。在“双网融合-村电共建”电力便民服务驿站搭建咨询台,驻村开展业务咨询、报装办理、政策解答等,用生动通俗的语言为村民们讲解安全用电知识,手把手教村民认识到“飞线充电”“私拉乱接”等用电风险。

  在乡村电力保供的战场上,这支“青年志愿服务突击队”更是主动担当。针对偏远乡村电网薄弱、用电知识相对匮乏等问题,主动下沉田间地头,对涉农用电线路、配电台区开展精细化巡检,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及线路存在的安全隐患。主动摸排农户从种植、灌溉、收割、存储等季节性用电需求,开展田间安全用电专项宣传活动,发放安全用电宣传单,并在电力设施上悬挂警示标志,确保田间四季用电安全。截至目前,该志愿服务队共走访农户43户,巡视10千伏线路18条,0.4千伏线路32条,排除故障5处,为乡村电力安全保驾护航。

  一份志愿、一份担当;点滴微光、汇聚成炬。农垦供电公司青年志愿服务队用专业、热情与坚守,将电力人的责任扛在肩上,把“电”的温暖与光明送到乡亲们的心坎上。接下来,他们将继续以青春之名,赴志愿之约,走在守护光明的道路上,书写更多属于电力青年的温暖故事。(申逸婷)

编辑:刘香云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