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资讯

【诚信阿拉善】双向发力激活民营经济“一池春水”

  阿拉善盟工商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系列部署要求,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围绕“两个健康”,一手抓社会责任引领,一手抓发展服务提升,通过精准施策、多维发力,为民营企业铺就了成长快车道,也为全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凝聚企业力量,助农兴村“结硕果”。在近年开展的“万企兴万村”行动中,149家民营企业与169个嘎查结对共建,142个“兴村”项目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2.23亿元投入如“及时雨”般滋润着乡村发展——1.93亿元产业帮扶资金催生了一个个特色种植、养殖基地,让戈壁滩上长出“金疙瘩”;0.3亿元公益捐赠则流向乡村基础建设等民生领域,让农牧民的幸福感实实在在提升。

  这种“企业+嘎查”的共建模式,既让农村产业有了“主心骨”,也为民营企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实现了“双赢”。

  服务“组合拳”,破解发展“拦路虎”。融资难曾是不少民营企业的“心头堵”,如今这一困境正逐步缓解。今年3月,阿拉善盟“金融助企向善而行”政金企对接会上,12家金融机构与33家企业签下188.15亿元“大单”,43个融资项目涵盖新能源、特色农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目前已有21.16亿元资金落地见效,为企业扩产、转型注入“金融活水”。

  不止于金融支持,精准服务更体现在方方面面:围绕民营企业职工特殊工种待遇、黄河水指标等企业急难愁盼问题,6篇社情民意信息和关于全盟特色驼产业发展的提案直抵盟政协及相关部门,推动政策红利精准滴灌;接续开展的“千企万户结对帮扶”行动启动三年规划,以点带面、以大带小,鼓励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结对发展、互利共赢;在“春雨润苗”专项行动中,税务等七部门协同发力,为小微企业送上“政策大礼包”;与盟就业服务中心联合召开“就业赋能 企业同行”促就业企业需求交流会,助力民营企业就业行动;组织企业走进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观摩学习,让先进经验“流动起来”。

  法治筑根基,护航发展“稳前行”。今年以来,“法治体检”进企业已成为常态——截至目前,398次法律咨询为企业答疑解惑,255件内部文件审核筑牢制度防线,48份法律服务协议让企业吃下“定心丸”,36条重大决策法律意见规避了潜在风险。20家企业接受“一对一”法治诊疗,组织民营企业代表走进检察分院、中级人民法院“零距离”学法,“面对面”解决发展中的法律难题。“法治护航”模式,让民营企业在公平、透明的环境中安心经营、大胆发展。

  从戈壁草原到工业园区,从田间地头到企业车间,阿拉善盟民营经济的活力正持续迸发。这股活力,源自精准有效的政策支持,贴心周到的服务保障,更源自民营企业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的内生动力。下一步,随着各项举措不断走深走实,阿拉善盟民营经济必将书写出更加精彩的发展答卷,为自治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阿拉善力量”。

编辑:刘香云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