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资讯

解“三难”之困,司法服务暖民心:执行事务中心打造一站式便民窗口

 

  长期以来,“门难进、事难办、法官难觅”的“三难”问题,犹如一道无形的屏障,让执行工作提质增效步履维艰。为彻底打通这堵隔心墙,今年来,伊金霍洛旗人民法院创新服务模式,设立并高效运行“执行事务中心”。该中心作为法院执行工作面向群众的一站式服务枢纽,集执行立案、咨询引导、材料收转、线索提交、程序查询、事务办理等多项功能于一体,显著提升了执行事务办理效率和服务温度,赢得办事群众广泛赞誉。

  执行事务中心首要解决的便是“门难进”的痛点

  事务中心经过智能化打造,环境敞亮舒适,标识清晰,群众进入中心,无需再辗转多人,一窗即办,直奔主题。这种集约化服务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办事群众“摸不着门、找不到人”的窘境,尤其两终案件设立专岗接待,查询案件进展、提交执行线索、递交执行材料等业务一次搞定。让执行事务“只进一扇门”成为现实,极大提升了办事便利度和可预期性

流程优化解“事难办”,效率驶入“快车道”

  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事难办”问题,执行事务中心以流程优化为核心抓手,推行标准化、规范化操作指引,对常见执行事务如财产查控申请、案款领取、执行和解、恢复执行等,均制定清晰明了的办事流程。同时,大力推行“首问负责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对于材料齐全、符合条件的事项,力争当场受理、及时流转;对于材料不齐的,工作人员会一次性详细告知补充内容,避免群众反复奔波。中心运行以来,事务办理周期显著缩短,群众办事体验得到改善。

畅通渠道破“法官难觅”,沟通搭起“连心桥”

  “法官电话打不通、找不到人”曾是许多当事人的烦心事。中心设立专门的局长接待窗口,设立定期的“局长接待日”,群众无需四处打听、盲目问询,直接与执行局长面对面沟通案件情况、反映诉求。对于非接待日或紧急情况,中心也提供法官工作电话全公开服务,确保当事人诉求“有地方说、有专人听、有及时应”,力求打破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的沟通壁垒,让执行过程更加透明、互动更加顺畅。

  执行事务中心自设立运行以来,已累计接待群众咨询及办理各类事务数千人次,日均处理量不低于50件。下一步,伊金霍洛旗人民法院将继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断完善执行事务中心运行机制,以更优的服务质效、更实的便民举措,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在司法案件执行过程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真正打通公平正义实现的“最后一公里”。    (伊金霍洛旗人民法院)

                                                                                                                                                                                                                                                                     

编辑:任海霞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