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正午,乌拉特后旗阴山南麓的阳光像熔化的金子,泼洒在呼和温都尔镇蒙联一队的土路上。武建平扶着墙挪到窗边,望着突然罢工的空调,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滚进衣领。这位腿部残疾的独居汉子喉头发紧,指节攥得泛白:“女儿中午要回家吃饭,冰箱里的饭菜怕是保不住了,这38℃的高温天,没电可怎么熬?”
颤抖着拨通了内蒙古电力集团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供电公司青山供电所的电话。“武大哥您别急,我们马上到!”电话那头,电工刘普仁的声音沉稳有力。挂了电话,他和同事抓起工具包就往停靠在供电所院里的黄色电力急修车跑,车窗外的热风扑在脸上,他们记得武建平行动不便时连倒杯水都费劲,更记得这位特殊客户的电表箱位置。做好准备工作后,顶着热浪驱车出发。
二十分钟后,抢修车停在院外,两人提着工具包直奔电表箱。“表计正常,问题肯定在入户线。”刘普仁抬头,果然见墙角绝缘线磨损断裂。两人做好安全措施后,踩着烫人的梯子上墙。拆除旧线、剥线头、连接新导线、加固线卡,一套更换入户线的工序,在热浪中划出流畅的银色弧线,一旁扶墙站着的武建平紧锁的眉头逐渐舒缓,深蓝色工作服很快浸透,汗水沿着脸颊滴落下来,两人却动作精准如旧。
“啪”的一声,武建平看着亮起的客厅灯,听着空调外机重新启动的嗡鸣,突然就眼底骤然泛起水光。他拄着拐杖挪到门口,紧握两名电工的手:“这大热天的,真是辛苦你们了!”掌心的汗混在一起,却暖得像揣了热水袋。
完成抢修作业后,两名电工进屋对开关、插座及用电设备进行了隐患排查,又给赶回来的武建平女儿讲起用电常识。武建平安静地听着,眼里漾起真切的笑意。
这一天,该公司青山供电所微信群聊天记录上多了一行字:“12时15分接报,12时45分送电,用户武建平,残疾独居,更换入户线15米。”而在武建平家的窗台上,那杯原本想给电工们倒的水,还带着丝丝余温,就像这场“及时雨”般的抢修,在最热的天里,把凉意种进灼裂的时光褶皱里。(巴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