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内蒙古新闻网 > 资讯

内蒙古电力集团乌海供电公司信息通信处:深夜行动!“伊顺线”光缆切改助力包银高铁项目顺利推进

  包银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京兰通道的重要一部分,是西北地区连接东北、华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和经济大通道,是我国首个连接两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纽带”。内蒙古电力集团乌海供电公司信息通信处自接到重点工作以来,于6月工作例会上精密部署,6月30日,内蒙古电力集团乌海供电公司信息通信处与输电管理处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伊顺线”线路光缆切改任务,保障了包银高铁建设工程顺利进行。7月7日,信息通信处对切改工作进行全面复盘,有效提升了现场工作人员能力。

  此次工作涉及3座 220kV变电站及线路上承载的两条光缆,作业人员历经昼夜连续奋战,以高精度操作确保光缆切改质量,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筑牢通信防线。本次切改工作面临时间跨度长、夜间作业难度大、雨天环境恶劣等挑战。本次工作采用光缆逐根切改的工作方式,因天气原因第一根光缆切改自6月29日早晨启动,直至6月30日凌晨才宣告结束,连续作业时长超过17小时。短暂休整后,第二根光缆切改于凌晨接续开工,至当日下午顺利收工。在近32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中,工作人员克服了昼间风力强、夜间光线弱、雨天环境差等不利因素,同时严格遵循标准化作业流程,在三座变电站内先后完成光缆及传输设备的断纤试验。试验结束后,作业人员马不停蹄赶赴光缆检修现场,待熔接工作完成,又返回变电站对每一根光缆纤芯进行单端逐个测试,确保切改熔接后的纤芯衰减值、传输性能等关键指标全部符合技术规范。最后,同一根光缆两端的变电站配合开展光源光功率测试,精准核对纤芯顺序与衰耗数据,以双重校验机制保障通信链路的可靠性。

  7月7日,复盘工作中提到,此次光缆切改工作顺利完成,一方面,新路由光缆与高铁建设规划精准适配,彻底消除了原线路与高铁工程交叉跨越的安全隐患,为包银高铁后续施工及长期安全运行扫清障碍另一方面,切改后的黄如线光缆跨河段由ADSS光缆更换为OPGW光缆,大大提高了光缆的耐用性和抗干扰能力保障了光缆长期可靠运行此外光缆平均每公里衰耗降低了0.15dB,有效降低了因线路老化导致的通信中断风险,大幅提升了电网数据的传输效率与准确性。​

  作为电网安全运行的“神经脉络”,通信光缆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电力调度、负荷调控等核心业务的顺畅开展。此次“伊顺线”光缆切改工作的圆满落幕,不仅检验了乌海供电公司信息通信队伍在复杂工况下的业务处置能力和技术攻坚水平,更以优质高效的通信保障,在迎峰度夏期间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确保包银高铁用电项目“全过程推进、全维度协调、高标准落地”,为项目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下一步,乌海供电公司信息通信处将持续加强通信网运维管理,以扎实可靠的技能水平与不畏艰辛的工作态度,确保电力通信“生命线”始终畅通无阻。(孙锦轩)

编辑:刘香云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