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内蒙古电力集团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供电公司以电力需求为导向,在辖区配电网开展安全隐患治理工程,以坚实电网根基赋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让电力服务的社会效益在阡陌间绽放光彩。
7月3日,骄阳炙烤着乌拉特后旗巴音镇团结民俗村的土地,10余名电力作业人员正在民俗村内如火如荼开展配电网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改造作业。作为旅游示范村,居住着约80户居民。近年来,该村响应乡村振兴号召,发挥地域优势,构建了集“吃、住、游览”于一体的现代化旅游度假村,受到周边地区民众青睐,成为网红打卡地。
“此次改造是筑牢民生用电防线的关键一役。”在工程作业现场,该公司相关技术人员介绍,工程以“隐患清零、网架优化”为目标,精准对接旅游村发展用电需求,为乡村振兴注入稳定动能。明路供电所负责人则谈及运维实效:“改造后该条配电线路供电可靠性及电压合格率均得以大幅提升,不仅解决了历史遗留隐患,更构建起与村落发展相匹配的电网架构。”
民俗村负责人王海豹望着施工现场感慨:“电力改造就像给村子装上了‘发展引擎’,旅游旺季的用电顾虑彻底打消,乡亲们搞民宿、办农家乐更有底气了。”村民王大叔接过话茬:“以前下雨天总担心电线冒火花,现在电杆立得笔直,线路走得规整,晚上灯光都亮堂不少,这日子跟咱村的旅游生意一样,越来越有盼头!”
该项安全隐患治理工程,以网格化排查实现隐患“全覆盖建档”,运用先进技术手段精准定位缺陷,以“一线一策”制定改造方案,结合村落布局与负荷特性优化网架结构;以“运维+施工”协同机制确保工程质效,,从勘察设计到施工、验收投运形成闭环管理。
该项工程将架设12米电杆5基、15米电杆13基,新建V型拉线8组,合计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1.04千米,安装及移位各类表计52块,并拆除高低压水泥电杆25基。至此,该村雨雪天气间歇性接地、线路迂回供电及低压住户“飞线过街”入户等配电网顽疾得以根治。
电掣风云织锦绣,情牵阡陌映朝晖。以匠心织就安全电网经纬,用实干绘就民生保障画卷,为迎峰度夏筑牢电力安全屏障。下一步,该公司将锚定迎峰度夏保电主线,持续强化设备状态监测与应急响应能力,让银线穿梭处,始终涌动着保障民生、服务发展的强劲动能。(巴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