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阿拉善盟以制度创新为基石、司法护航为利刃、执法监督为盾牌、法律服务为纽带,构建起“四位一体”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保障体系,让法治成为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硬支撑”。
制度创新筑根基 协同机制破壁垒
盟检察分院和工商联构建“司法+工商联”协同服务体系,通过“参观研学+专题讲座+精准座谈”多元形式,实现司法服务与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编制公布全盟行政执法主体310个,35家部门完成行政执法和涉企检查“两张清单”编制,通过“综合查一次”联合执法,今年已对222家企业开展联合检查24次,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的集成化监管。
司法护航显温度 柔性执法解企忧
阿左旗人民法院为涉企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优先立案、优先送达、优先调解、优先审理、优先执行,三年来,共审结涉企案件10520件,受理涉企执行案件3852件,为800余家企业执行到位18.43亿余元。阿左旗检察院将庭审现场变为“警示课堂”,邀请企业代表观摩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以“身边案”警醒“身边人”;高新区公安分局推行“护航警官”制度,设立78个警企联防工作室,构建“服务、防控、打击”三位一体的平安保障网,处置涉企矛盾纠纷33起。
执法监督织密网 社会共治提质效
构建“监督+整改”的闭环执法监督体系。全盟选聘255名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设立29家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通过“伴随式”监督和12345热线工单,梳理查摆乱检查、执法不规范等问题46条,以制发行政复议决定书、行政执法监督督办函等形式紧盯问题整改,切实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
法律服务全覆盖 精准滴灌纾企困
打造“全链条、零距离”法律服务矩阵。全盟公证机构落实9项减证便民措施,84项公证事项“最多跑一次”,办理涉企公证105件。盟律师行业组建“助企公益法律咨询”志愿服务团,与企业签订法律服务协议111个,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28次。额济纳旗司法局成立“口岸枫桥调解队”,创新推行“五时工作法”,自2023年2月成立以来,累计调解纠纷125起,涉案金额4766万元,为企业节省诉讼成本约400万元。
来源:内蒙古掌上12348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