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建设的主力军,内蒙古电力集团鄂尔多斯供电公司积极响应自治区"在新能源领域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的战略部署,以打造全国一流供电服务品牌为引领,高质量推进新能源并网配套工程建设。

4月17日,内蒙古电力质检中心站协同鄂尔多斯质检分站,对晶澳、内陆港等工程开展了质检转序工作。随着鄂尔多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晶澳光伏低碳示范基地绿色供电工程顺利转序,标志着该公司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服务"双碳"目标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该示范工程作为自治区首批园区绿色供电项目,总投资达1.0082亿元,规划建设375兆瓦风电配套75兆瓦/300MWh储能系统,创新采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模式。鄂尔多斯供电公司主动担当电网企业责任,投资建设配套接网工程,计划扩建220千伏间隔2个,架设输电线路6.2公里,新建铁塔30基,同步投运100兆瓦/400MWh新型储能电站。工程的实施将实现园区绿电消纳率突破85%,年均可替代标煤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3万吨,为自治区探索工业园区零碳化改造树立标杆。
为确保工程高质量建设,鄂尔多斯供电公司构建"三级联动"工作机制: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专班,建立政企协同推进机制,将工程纳入自治区重点用能项目清单管理;二是创新技术应用,统筹考虑鄂尔多斯能源互联网建设规划,运用BIM技术开展三维设计,采用预制舱式变电站等新型建造技术;三是筑牢质量根基,质量监督站实施"专家驻点+智慧监管"模式,对30基铁塔建立全生命周期质量档案,关键节点验收合格率保持100%。特别是在处理线路交叉跨越等重大风险时,创新采用北斗定位+智能牵张系统,实现安全施工"零事故"。
"我们坚持'宁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的服务理念。"鄂尔多斯供电公司负责人表示,通过建立"双经理"对接机制,提前6个月介入项目规划,组织20余次现场协调会,创新实施"计划+基建+物资+生产"无缝衔接模式,确保配套工程与电源建设同步投产。集团公司生产、调度等部门协同作战,运用"数字孪生电网"技术精准校核启动方案,制定7类23项应急预案,最终实现项目并网"一次成功"。
随着该工程与锡林郭勒4项储能接网工程的同步竣工,标志着集团公司年度储能接网工程提前八个月完成建设任务。这既是内蒙古电力落实国家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的生动实践,更是自治区打造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的阶段性成果,为北疆大地绿色转型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未来,鄂尔多斯供电公司将继续锚定"两率先、两超过"发展目标,在服务自治区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