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区南茶坊小学始终坚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动力,遵循依法治校、以建阳光型学校、做阳光型教师、育阳光型学子为办学理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将争创文明学校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树立起和和谐向上、夯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回顾文明校园的创建历程,学校着重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统一思想,营造浓烈的创建氛围。
明确文明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按上级工作部署,建立了学校主要领导负责的创建领导小组,制订各项方案、安排组织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面对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新情况,学校以文化建设为抓手,通过认真组织全体教工开展政治学习,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性党组织,强化思想认识,进一步开拓创新,在创建文明单位的活动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二、积极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我校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制定方案,在校园内广泛开展培育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并通过在班级、校园内、校墙外有大幅24字醒目张贴,学校LED滚动播出营造活动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演讲比赛、“讲好青城故事”比赛,弘扬社会正能量培育和教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围绕“我的中国梦”“敦品励学·成才圆梦”为主题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并结合清明节、学雷锋纪念日等节点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线下开展祭扫、美德少年评选及“童心向党”歌咏比赛。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活动及“学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等活动的开展都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积极开发德育校本课程不断促进学科德育发展;我校于2013年7月开发了《弟子规》《三字经》两套德育校本教材,并借助每周五下午实施校本课程,以一二年级学生为主体,将中华传统文化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引入课堂,课程的开展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了中国古代文化,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课程的开展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培养了敦厚善良的心性,激发学习兴趣,为学习其他经典和文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在各学科课程德育功能的发挥上及年度计划中也体现全员德育的理念和工作部署,通过教案和反思强化了德育效果。
四、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常规化;学校制定文明礼仪教育实施方案,借助升旗仪式、班团队会、主题团队日开展教育。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制定学生行为规范。班班级张贴《学生守则》,针对《学生守则》开展活动情况。认真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辅导室设施齐全、制度上墙。学校配备了专业心理健康教师,依照课表认真落实心理健康课。3-6年级每学期开展心理健康课六课时,课程开展有计划、总结、教案。
五、师德教育、班主任培训效果良好。学校建立健全了全员师德专题教育和日常教育制度,扎实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建立师德承诺制度,每学年签订师德承诺书,采用授课、报告会、讲座、参观等多种形式对教师开展的培训活动,教育我校教职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
学校的班主任培养计划与管理机制健全,并将师德表现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岗位聘任、评优评先、晋级提拔的首要条件,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建立健全师德激励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师德楷模、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等评选表彰活动;学困生转化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教师积极向学生宣传正面向上思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不延长学生课堂时间和在校时间,不超量布置课外作业;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求私利,无有偿家教、谋求私利的现象。
六、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学校成立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校训、校徽、校歌等标志明显,有识别度;校园楼宇、走廊、功能室等场地有醒目的代表校园文化内涵的标志、标语;有专项的经费和设备投入机制,校园文化定位准确,特色明显,师生反馈评价良好。校园布局合理,整洁有序。
七、安全工作组织健全,职责分工明确;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制度完善,落实良好;定期召开安全例会,校内自上而下签订责任状;建立各类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落实各项应急措施,重大活动有安全预案并有效落实;每月一次急救逃生演练,有效保证了校园安全。学校建立了“外来人员、车辆进出校门登记验证制度”及“安全隐患整改台帐登记及责任人”制度;从根源上杜绝危险的发生。
在总结创建工作的同时,玉泉区南茶坊将在上级的领导下,在全校生员工的努力下,与时俱进,不断地迎接挑战,为开创美好的明天再接再厉,催马扬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