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传教士古伯察(法国入华遣使会会士),在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与另外一名法国传教士进行了一次跨国旅行。在中国期间,他们曾经在呼和浩特逗留过五天。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古伯察神父在巴黎发表了名为《鞑靼西藏旅行记》的书,讲述了他们在旅途中的见闻。其中详细地介绍了呼和浩特,使欧洲人知道了这个地方。
乌兰夫一生中也多次来过玉泉区,与土默特学校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
冯玉祥在1925年出任西北边防督办时,执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政策,使呼和浩特出现了一派新气象。他还捐款办了些慈善机构,其中很多在今玉泉区境内。
吉鸿昌将军1925年来到呼和浩特,曾任绥远警务处处长。任内整顿社会治安,剿除匪患,禁种罂粟,修筑蜈蚣坝公路……为人民办了不少好事、实事。
著名的美国作家、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29年曾经来内蒙古考察过四个月,他不仅到过今天玉泉区境内,还撰文对当时的一些情况做了详细的记述。
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著名记者萧乾,也曾经两次来过呼和浩特。
历百余年变迁,如今大召一带街市风韵犹存。它是全市唯一保留旧貌的传统商业区,被誉为“明清一条街”。它既有往日的辉煌,更有今天的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