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老街(通顺街)是呼和浩特的一个重要旅游景区,这里是呼和浩特市发祥地之一,是一条保留了400多年历史的老街。
明隆庆六年(公元1573年)阿拉坦汗仿元大都在土默川上建筑了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城池库库和屯,就是现在的“塞上老街(通顺街)”。库库和屯,蒙古语:“呼和浩特”,汉语意为“青色的城”,简称“青城”。明万历三年(公元1576年),明朝廷赐名“归化城”。归化城,又称作“旧城”,就是现在的玉泉区。旧城初建时,城周仅二华里,城墙高三丈,有南北两个城门。
阿勒坦汗在明代建的“归化城”,已经毁于明末战火中。我们后来所见的“归化城”,是明末清初在其废墟上因陋就简建起来的。城的东西、南北各长约300米,城周2.4里(1200米),面积不足0.1平方公里。城墙的外表由砖砌成,高2.4丈(8米),只有南、北两座城门。北门在今大北街北口,南门在电影院街东口偏南处。
清代康熙三十三年,在旧城南增建外城,原来的两座城门增为四座。东门“承恩”、西门“柔远”、南门“归化”、北门“建威”。归化城重修后,广建召庙,市井商业老字号不断增多,通顺街越来越繁荣昌盛。
据《蒙古及蒙古人》一书记载,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时,呼和浩特旧城主要街道有四条,它们是南北向的大南街、大召街(今称大召前街)、席力图召街(今石头巷)和东西向的朋苏克街(今通顺街)。其中除大南街外,都是召前干道的主体或其延伸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