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山门,是召的前院。院的南部,邻近拱门处,东有钟楼,西有鼓楼;院两侧,建有齐整的东、西厢房;院北面是菩提过殿。
过殿五开间,也是歇山顶式,檐前有廊,外露明柱,殿两侧各有一垂花门。院两侧为东西厢房,东厢房十五间,现已出租,经营民族工艺品及佛教用品,东厢房后为四个居民小院。西厢房十五间,现已出租为诊所。过殿檐下,悬挂着一块清代古匾,上书“阴山古刹”四个遒劲的大字,标示着该召的地位与身价。
穿过菩提过殿,是宽敞的第二重院落。一进院,巍峨的大经堂立刻跃入眼帘。这里是寺院的中心,举行大型法会的地方。在席力图召众多建筑群中,它占地面积最大、外观造型最美,是一座瑰丽端庄的藏汉式建筑。整个经堂建在一座基高1.5米,纵宽30余米的白石铺面的台基上,它的面阔、进深都是九间,故称作九九八十一间大经堂。但正面突出抱厦七间,上有阁楼五间。大堂的九间为木质结构。四周墙体是藏式墙壁,正面以蓝色琉璃砖镶面、杂以黄色和绿色琉璃砖组成绚丽多彩的图案;墙体上还嵌着一个个藏式小窗。经堂殿顶藏汉合璧,巧妙结合,前面是藏式平顶,后面是中原式的歇山顶。平顶中央立着一个直径3米的鎏金法轮,两旁配有“角端”(俗称独角兽)、法幢等饰物。后面高耸的歇山脊上,正中有鎏金宝塔一座,旁有祥龙、脊兽等装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