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召内活佛去世,没再寻认“呼毕勒罕”。此后没了活佛,它便开始萧条,失去繁华,逐渐荒圮,庙院毁坏,最终只剩下了这座塔。
五塔(即金刚座舍利宝塔),属于密宗塔,是佛塔建筑中的一种形式,与印度现在的佛陀伽耶式塔属同一种类型,它是根据佛教经典《金刚经》的教义设计而成的。据记载,佛祖成道处无坚不摧,谓“金刚”之地。此塔冠名“金刚座”,喻佛教圣地犹如金刚般坚固。“舍利”指佛祖或高僧大德的骨灰。“宝塔”,指佛塔是聚宝之所,存有宝物。据考察,在国内这种形式的塔只有五座,分别在北京的真觉寺、碧云寺和西黄寺,云南昆明的妙堪寺和呼市的慈灯寺。这种塔型是根据佛教经典《金刚经》的教义而设计的,在台座上用梵、藏、蒙、汉四种文字刻出金刚经,并代表金刚五界宝座的狮、象、马、孔雀和迦楼罗五种动物形象,所以称为金刚座,座上中间建一座较大的塔,在四角建四座小塔,用以代表金刚界的五部。
|